重庆至宜昌段长江,高峡急流,山川雄奇险秀,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巴蜀与荆楚的孔道;我国古代两个极富特色的地域文化——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,使这里成为众所周知的文物渊薮。200多万年前的巫山猿人、大溪新石器文化遗址、别开生面的周秦铜器、神秘诡异的人悬棺、悲壮苍凉的三国古迹、开辟奇功的石栈天梯——华夏的历史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。保护好这些民族文化瑰宝,是今人义不容辞的责任,也是三峡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。
据统计,受三峡水库淹没影响的文物古迹有1000多处,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,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。峡江名胜奉节白帝城、丰都鬼城除了水位抬升,环境有所改变外,古迹本身所受影响不大。忠县石宝寨、云阳张飞庙和秭归屈原祠则部分或全部受到影响,“国保”白鹤梁题刻因无法搬迁将永沉水底。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未探明的地下遗址。对于这些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探查、发掘将特别的引人注目。
在忠县东长江南岸,一座孤峰拔地而起,四壁如削,上平如砥;山岩右侧三檐四角九层塔式阁楼和山顶上的三层魁星阁,依壁而立,飞檐展翼,这就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、有“长江明珠”之称的石宝寨。这座建于明末的我国现存最高的穿斗式建筑,是我国南方民间建筑的典范。由于未来水位将达到石宝寨寨门,经专家勘察,最后确定采用修建护坡墙的办法予以就地保护。整个工程设计,已由建设部勘察设计院接标,并已完成设计待审。
在云阳镇对面江南岸山间,飞檐凌空,殿阁参差,壁上的“江上风清”四个擘窠大字分外醒目,这就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张飞庙。庙中除纪念张飞的大殿、戏楼外,还有纪念杜甫的杜鹃亭,特别是萧梁天监年间的题刻、唐宋墓志和传为张飞手书的降鸾碑,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。对于这样一处将全部被淹的川江名胜,国家决定拨款3000万易地重建,迁建设计方案已报国家文物局审批。
鄂渝两省市高度重视库区文物保护工作,已完成了文物保护规划。据介绍,重庆市的规划投资将达4.6亿多元,1997至2000年,已累计安排资金9336.71万元,对地下75处、地面135处文物古迹进行保护。白鹤梁题刻将在岸边予以复制,并在水下进行加固保护,其方案已经论证,正在报批。
一些地方也在积极行动。记者在库区淹没文物点最多的忠县了解到,县政府决定在白公祠后山坡和西侧划拨土地100亩,集中迁建5处古迹:其中包括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汉代的丁房阙和无铭阙,这二座三峡地区最早的地面文物,全国绝无仅有的双檐式阙,其高挑秀丽的仿木结构造型和精湛的石雕艺术,极具特色;还有纪念明末勤王抗清的石柱女土司秦良玉的太保祠、古代官式建筑老官庙和顺溪关帝庙。同时复建巴王庙、修复龙昌上寺。对54处地下遗址。则进行抢救性挖掘。从1997年开始,发掘面积已达1.3万多平米,出土文物上万件,特别是对哨棚嘴和中坝遗址的发掘,对解开古代巴国之谜、研究巴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。
记者还从三峡建委移民开发局了解到:国家已组织了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受影响的文物进行全面普查,编制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规划。目前,该规划的审批工作已告一段落,已有1078处文物点被同意列入文物保护规划,其中909处文物的保护方案已获批准,下一步的工作是在确定文物保护总经费和解决规划遗留问题的同时,重点抓文物保护的实施,并积极推进规划的全面实施。
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也不无令人忧虑之处。目前,文物搬迁还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未付诸实际行动。有专家认为,三峡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资金缺口甚大,从而导致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滞后。